-
為何要篩選關鍵物料?
- 為聚焦物料管理範疇,期透過訂定流程及指標,示範篩選我國關鍵物料方式,作為與各部會討論輔助資訊,汲取建議並滾動式調整
- 訂定優先管理之關鍵物料,配合永續物料管理草案共同推動管理
- 逐步配合廠商盤查、物質流分析,掌握我國關鍵物料資訊
篩選關鍵物料流程為何?
- 研析國外文獻:透過國外文獻回顧,瞭解各國針對關鍵物料之定義、訂定目標及篩選方法,包括OECD、歐盟、美國及日本等,以確立我國篩選關鍵物料之原則指標,需涵蓋範疇、相關參數定義及公式計算方式。
- 訂定我國關鍵物料篩選原則指標:依據文獻回顧結果,確立我國篩選關鍵物料目的及範疇,並彙整各國具有代表性之指標,考量我國適用性及資料可取得性,加入生命週期評估估算環境衝擊指標,調整為適用於我國之「關鍵物料篩選原則指標」。
- 建立計算參數:先考量我國物料需求,初步篩選出物料候選清單,再依據訂定之「關鍵物料篩選原則指標」,定義每項指標之計算公式,透過參數蒐集,及相關產業及物料對應等,建立我國關鍵物料篩選機制。
- 篩選關鍵物料清單:以前述方法學,篩選我國關鍵物料清單,後續進一步與各部會討論,達成共識後,逐步配合永續物料管理草案進行管理。
-
供給風險(Supply Risk)
此為各國基於穩定物料供應目標下相當重要的指標,評估物料之供給風險。計算考量參數包括:物料替代性、回收率、物料生產於各國集中度及全球治理指標。其經過轉換各項參數,最終以乘積值計算供給風險,計算式及參數如下表 。
-
經濟衝擊(Economic Impact)
此指標為歐盟研究所發展,用以評估若物料未能穩定供應下,對於整體產業的衝擊程度。其研究指出,評估原物料在經濟體系的經濟重要性是相當複雜的任務,無論是資料取得或觀念及方法學都很困難,目前僅以非能源物料的相對排名作為經濟衝擊指標,該方法的關鍵在於其不受到市場大小及價格的影響,其具焦於原物料對於製造業的經濟效益,可被視為衡量物料在經濟上的衝擊。
其分別計算某項原物料,分析其數項主要最終的用途比例,並對應該用途的產業及產值,以加權平均方式計算總經濟衝擊,此方法未考量國家直接物質投入量,是由於某些物質具有稀缺性且特性無法取代,雖然量少但在經濟影響上相當重要,因此投入量與經濟衝擊非完全相關。參數選取方面,以本土化數據為主,若數據取得上有困難,則以歐盟或全球均值參數替代,計算式及參數如下表 。
-
環境衝擊(Environmental Impact)
此指標為美國耶魯大學篩選關鍵金屬所採用,於該篇報告中建議,完整的評估方法應評估物料從搖籃到墳墓之生命週期造成之環境影響,然礙於數據取得上的困難,以搖籃到大門之數據代替。因此,本計畫定義之功能單位為:從開採、配送及初級加工後,以最常見的型態出現在工業使用,每1kg物料產品造成之環境衝擊。計算上將以全國直接物質投入量(DMI),乘以環境衝擊係數,計算式及參數如下表 。由於衝擊類別共18項,因此將會針對每項物料的每項衝擊類別標準化,如計算c物料第i類衝擊分數,則以i類54項物料之最大衝擊作為分母,c物料衝擊做為分子,最後將所有經標準化分數相加,則得到該項物料總環境衝擊。
-
10大關鍵物料篩選原則
前述三大指標中篩選出之關鍵物料中,至少二項指標皆在前15 名者,以確保優先管理之關鍵物料具代表性。另考量各部會應有其側重之項目,故本計畫初步以環保主管機關之角度,將上述結果再依其「環境衝擊影響」進行排序,篩選出環保主管機關應優先管理之10 項關鍵物料。
註:其中稀土元素因國內關務署之資料中並無區分輕稀土元素及重稀土元素,為適合國內現況故將其整併為稀土元素